潮州透天,屏東潮州透天,屏東透天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潮州透天,屏東潮州透天,屏東透天.透天,透天店面,透天別墅,透天厝,屏東潮州透天出售.有雙車位(庫)的透天買賣,查詢屏東潮州透天實價登錄行情房價,買潮州透天,潮州透天出售,潮州買透天,潮州透天買賣,請指定屏東潮州房仲網站-www.好厝緣房屋網.tw- 屏東縣市房屋仲介買賣服務項目:房屋店面.大樓.別墅.建地.農地.工業地.歡迎洽詢專線:0917625908 李小姐LINE ID:aa0979420197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24022404最後頁
共24570筆/共2457頁
台北市 各行政區都計通盤檢討正式啟動2018/04/27發佈

為落實柯文哲市長上任後提出台北願景計畫,整合過去三年多來市府推動之東、西區門戶計畫、大型公辦都更計畫、地區再生計畫及地區發展策略計畫,市府將正式啟動「全市各行政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法定程序」,以更全面完整且將地區需求納入都市規劃內容,全面檢討土地使用、公共設施、都市設計、都市更新並予落實法制化。



台北市各行政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正式啟動,2018年完成公開展覽法定程序



▲台北市各行政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正式啟動,2018年完成公開展覽法定程序



過去三年多來,市府就已展開部分行政區通盤檢討,包含士林區(主要計畫)、內湖區及南港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加速市都委會審查作業,以最短時間完成審議,均已於內政部都市計畫委會會審議中,內湖通檢更於3月底完成內政部都委會審議。為加速辦理其餘9個行政區及士林區細部計畫之通盤檢討,都發局自2016下半年度起辦理基本資料調查,歷經一年多研究已完成,將於2018年陸續進行通盤檢討法定程序作業,其中萬華區通盤檢討已於2018年4月11日起公告公開展覽40天,並訂於4月23日及4月30日分別於東園國小及萬華區公所召開說明會,其餘各行政區將陸續辦理通盤檢討公開展覽及法定說明會。

 

林欽榮副市長表示,過去通盤檢討都是由都發局人員自行規劃作業,能量有限,僅能一行政區作完再作另外一個行政區,所以2001年完成南港區通檢、2004年完成萬華區、2008年辦理北投區、2010年完成文山區等歷時過常,此次通檢作業有別於過去操作模式,且首次採以行政區為範圍同步進行全市性12個行政區檢討,將是歷年計畫範圍最大的創舉。透過全市及全行政區資源進行盤整,因應產業趨勢變動與人口結構調整等現況,重新檢討調整全市土地使用分區及使用管制規定,並同時進行「公共設施用地通盤檢討」檢討無需求之公共設施用地。此外,為了擴大通盤檢討效益,市府都發局同步結合「全市公劃更新地區檢討」及「研擬全市TOD整體發展戰略」,並建置「全市可視化系統」輔助規劃及管理,期透過公共設施通檢、公劃更新地區檢討、捷運環狀線系統規劃、TOD大眾運輸導向的都市發展策略及土地使用檢討調整之同步推動,打造台北市邁向更為永續、宜居、生態之智慧城市。

 

都發局林洲民局長表示,通檢作業係透過地區基本資料蒐集及研析,參酌發展脈絡訂定發展目標及願景,就各行政區之實質、社會、經濟等現況及未來發展需要檢討土地使用,因涉及層面廣泛,且橫跨各局處權責,需整合各方意見,為期達成2018年度全行政區通盤檢討作業,都發局自2016年度下半年起全面備戰,除召開數十次以上會議,協調相關局處意見外,更積極至地方與各行政區里長面對面溝通獲取意見,期待調整後之土地使用規劃得以符合實際需求,共同提升民眾福祉。

 

為了讓大家參與了解相關規劃,市府訂於2018年4月21日至5月30日於南港車站辦理東區門戶願景展,4月25日於台北威斯汀六福皇宮辦理公劃更新論壇,4月26日於晶華酒店辦理TOD大眾運輸導向的都市發展論壇。相關通檢資訊亦可至「台北市各行政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作業專區」(http://www.udd.taipei.gov.tw/overall-review/)查詢,公民或團體於各行政區公展期間如有任何意見,歡迎提出書面意見給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官方保證 柯文哲:按部就班完成東區門戶計畫2018/04/27發佈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世大運結束後,北市府將主力全部移到以南港車站為中心的東區門戶計畫,南港車站去年每天平均有5萬人以上進出,現在應該更多,這裡不只是交通要點,未來也將是生技、軟體、會展以及新創產業的重心,他表示:「台北市府正在按部就班完成東區門戶計畫。」



出席東區門戶願景展,柯文哲向南港居民宣示「我們來了」,將按部就班完成東區門戶計畫(圖:台北市政府)



▲出席東區門戶願景展,柯文哲向南港居民宣示「我們來了」,將按部就班完成東區門戶計畫(圖:台北市政府)



柯文哲表示,台北的舊城區在西邊,但隨著都市發展,已經慢慢往東邊移動,過去他看過比較完整的都市發展計畫,是1932年日本統治時期所做的,而理論上是每5年要做一次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但很多地方已經十幾年沒有做過,所以最近都發局正咬緊牙關在處理,目前有3個區域的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已經送往內政部,其他9區也會在今年公展上線,幾個比較大的計劃,例如西區門戶、東區門戶、大稻埕、新北投,以及城中、內科2.0等計畫,都是府級直接列管,每2到3個月要進市長室會議一條一條報告,追蹤進度。

 

柯文哲說,上任前兩年,火力集中在處理西區門戶計畫,所以上任第一天晚上就拆掉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過年花了6天時間拆掉忠孝橋引道,然後把北門廣場做起來、把交六轉運站變成行旅廣場,移動三井倉庫,2018年還會花22億元把北門前的民房處理掉。第一期差不多已經完成,第二期按部就班來做,大概也沒問題。

 

柯文哲說,緊接著2017年最重要的是世大運,結束之後,台北市就把主力部隊移到以南港車站為中心的東區門戶計畫,這裡有5個重點,第一個是交通,三鐵共構確立之後,基隆輕軌還是建議用南港車站當Hub,再加上公車轉運站,這裡將會是交通要點。第二,這裡是台灣生技醫療產業重點,衛福部、食藥署以及中研院國家生技園區都在附近,忠孝營區BOT案也已經簽約,快的話今年有機會可以開工,屆時南港將會成為整個台灣生技產業研發的重心。

 

第三、這裡有南港軟體園區,所以軟體產業非常發達,未來還會一路連到內科2.0;第四、國家會展中心一期2018年可以完工,所以會展產業未來會從信義區搬來這裡;最後,新創產業也是這裡發展的重點,目前南港瓶蓋工廠的土地已經確定互為無償撥用,工程也發包了,最短時間內會蓋好,變成東區的新創基地。此外,北部流行音樂中心也是東區門戶計畫的重要一環,工程也很順利。

 

柯文哲強調,整個東區門戶計畫、五大重心,都有編計畫嚴格列管,這些計畫每兩個月都會進市長室報告,子計畫全部列管,所以不會有時間到還沒完成的現象,他笑稱,這在管理學上叫做霍桑效應,只要長官有在盯有在看,不知道為什麼自然就會變好,速度也不會拖,所以未來一兩年,台北市政府的依舊會把重心放在以南港車站為重心的東區門戶計畫。

 

另外,對於南港地區的都更部分,柯文哲表示,下個月中,最困難的斯文里整宅公辦都更案就會開工,連這個最困難的都可以開工,其他地方就不算困難。柯文哲認為,都更叫里長自己去搞太困難,所以他們會沿用斯文里的模式,請都更中心先編預算,讓社區規畫師先進駐,協助里長辦理,這樣速度才會快。他強調,過去4年已經還債超過540億元,所以錢不是問題,他會抽一些錢來幫大家解決都更問題。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當心罰錢罰到手軟 誤買工業住宅如何解2018/04/27發佈

北台灣都會區範圍隨著捷運通勤系統擴張,加上產業型態改變,致使不少原本都會區周邊工業廠房林立的地區,因為工業土地成本低、未來推案價格與一般住宅價差有2~3成的優勢,成為建商獵地推案的熱區,工業住宅也應運而生。





這些外觀設計成透天厝、大樓的「工業住宅」、「一般事務所」,因為售價和區域一般住宅有8~9折的落差,吸引不少購屋民眾進場購買。有的人是專挑工業住宅投資,但也有不少消費者在建商「你不問我就不說」的銷售策略下誤買,或被像是「力挺青年創業首購」這類模稜兩可廣告文案誤導。甚至即便消費者已經問明該個案是工業住宅,卻仍被銷售人員「自用稅率、水電費率、貸款成數都跟住宅相同,而且售價較低、公共設施完善,白天可以當工作室,晚上當住家」的說詞打動,等到日後個案被媒體踢爆、或遭地方政府加強取締裁罰致使影響房價了,才爆發消費糾紛。



工業住宅易生消費糾紛



近年在台北市內湖、南港已有多個工業宅案因被糾舉違規做住宅使用,遭市政府開罰3~400多萬,社區擺爛不改善還會連續開罰,有的是建商遭罰,有的罰鍰則落在管委會和所有權人身上。專家提醒,部分以低價銷售,必須注意基地的「使用分區」和「建物登記用途」,以免因小失大。



消保官表示,建商推出工業住宅時,相關資訊一定要充分揭露,除了清楚標示是工業住宅外,在銷售時也要充分告知消費者,才能避免消費糾紛。建管科表示,工業住宅和一般住宅不同,都市計畫法規定,工業區乙種用地申請一般商業使用時,是不允許做為住宅使用,建商是鑽法律漏洞,若建商在銷售時如果未善盡告知責任而刻意隱瞞,售價又與一般住家所差無幾,可能構成詐欺罪。





買前「停、看、聽、問」



要避免買到工業住宅,購屋前要「停、看、聽、問」。



●參觀建案前先「停」在附近觀察周遭環境,看看是否工廠林立,貨車、砂石車往來頻繁。



●再來就是仔細「看」建商廣告,有無註明「乙種」或「丁種」(都市計畫外)建地,或「一般事務所」、「一般商業設施」等,就是工業住宅。



●接著「聽」建商是否明說是工業用地,並追根究柢問清楚,了解工業住宅的性質。



●如果建商沒說,消費者一定要「問」是不是工業用地。成屋案可以調閱謄本,查看建物謄本是否是「辦公室」或「事務所」;若是預售案,可跟建商或代銷要求看建照上每一戶的建物用途規畫。接著進一步了解貸款成數、權益問題、有無後遺症等。



如果「停、看、聽、問」都做了,覺得價格相對便宜,也不在乎毛胚交屋、可以承擔日後政府嚴格執法的風險,以及工業住宅日後受限貸款成數低、不好脫手的問題而決定購買,後果就需自行承擔。





誤買工業住宅快申訴



房市專家提醒:「因為工業住宅或一般事務所只能當辦公室使用,如買來之後改為住家格局,當成住家使用,就是違反使用用途,有可能被取締。」如果建商沒主動告知建案是工業住宅,消費者一路被蒙騙而誤買,該如何自救?消保官提醒,一旦發現誤買工業住宅,民眾可以要求解約,若遭建商拒絕,可向消保官申訴或提告詐欺,由政府出面處理。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檢討公劃更新地區 北市這5類優先執行2018/04/27發佈

公劃地區為公辦都更的首要程序,台北市早在2000年起公告劃定更新地區,卻僅有少部分單元完成更新改建,時程獎勵早已失效,因此市府2018年起重新檢討公劃更新地區,25日舉辦公劃都市更新論壇,提出5類優先公劃更新案件,會中專家學者、建築業者建議,要儘速辦理都市計劃通盤檢討,因應地區特性制定發展策略,才能透過公辦都更帶動民間都更。



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目前時程獎勵已失效,缺乏都更誘因,且近19年未檢討,公劃地區零散分布,缺乏更新計劃指導;下一個10年,優先執行公劃更新的類型為「國際發展與產業機能」、「捷運TOD再結構」、「公共機能充實與調節」、「住居環境更新」、「災害應變強化韌性城市」,將廢止2000年、2002年劃定更新地區、保留都市計劃更新地區,重新劃定地區並定期檢討,且都更處提出8項評估指標重新劃定更新地區,進一步引導民間自辦更新。



台北市長柯文哲指出,現在社會上推動都市更新總是面臨公共利益與個人價值選擇的矛盾導致阻礙,市府3年前先訂定「台北2050」長期發展願景,因應各地區特色與發展潛力推出各大再生計劃,跨局處整合硬體建設及軟體資源。任期第2年推出公辦都更及公共住宅,因應地區未來20至25年的需求調整公共機能,目前已規劃35處公宅、12處公辦都更基地,其中23處公宅預計今年底前開工,2處公辦都更案也會動工。



「政府力量有限,民間力量無窮」,柯文哲說,市府持續與民間溝通吸納業界實務經驗,提出「30+N行動方案」改善都更行政流程,加上「168專案」加速都更審議效能,公私協力並滾動式修正,讓民間辦理更新時有所依循,再依法給予時程獎勵引導個案完成。



不動產開發商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吳寶田表示,台北市目前共劃定281處、約535.6公頃都更地區,都已超越母法年限,不適用時程獎勵,建議市府儘速辦理各行政區的都市計劃通盤檢討,恢復時程獎勵,解決現行的點狀式、跳躍式的都市發展,同時將資訊公開透明化,引導民間產業進駐及資金投入,免去疊床架屋的審議,如此才能加速推動都更。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公會常務理事張良吉建議,公劃地區要在1年內全面重新檢討實施公告,政府應銜接地區發展策略,因應地區特性處理,例如TOD機制、西區門戶計劃;且規範明確才能引導民間依循辦理,提升都更公益性,減少審議不確定性。



近期甫由公股銀行成立的台灣金融聯合都更服務公司董事長林旺根提到,政府應強化民眾參與由下而上的劃定機制,協助零星公有地參與都更或公私有地交換分合的整合,並制定明確的都設準則與容積獎勵標準,提高都更審議速度,台灣金融聯合都更服務公司未來將協力強化民辦都更。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隔壁蓋屋,害我家變鄰損宅怎麼辦?2018/04/27發佈

新房子才買沒幾年,因為鄰地新建案動工或碰上捷運等大型工程挖路,無辜遭受池魚之殃,出現裂縫、漏水、房屋傾斜等影響居住安全的問題,當初看準周邊新建案即將陸續推出,還擁有大型公共工程建設遠景的「增值屋」,一下子變成「鄰損宅」受災戶,究竟該怎麼申訴?如何申請鑑定?向建商或政府要求賠償或修復?





預防勝於申訴



建管處人員表示,不管是建商新案動工,或是地方政府工務局有工程施作,都會派員在開工前針對建地鄰房做專業的現況鑑定,以做為日後施工造成鄰損時補償的依據。



由於施工時因為地面震動、土壤擾動會影響周邊大樓與公寓,輕則地板牆面龜裂、門窗無法開啟或緊閉、漏水,嚴重時則可能造成外牆磁磚掉落、房屋傾斜、地層下陷,影響居家安全。「房子鄰近的基地有深開挖的工程或是老舊社區內推出新建案,都容易影響周邊民宅,建議民眾不要拒絕工程單位在開工前派員進入家中做現況鑑定與記錄,以免施工後房屋受損影響賠償。若是缺乏事前鑑定評估,施工後發生災損,修繕與賠償責任就較難以釐清。」



專業公會提供完善的第三方鑑定服務



若是等不到工程單位或建商在施工前派員到府上鑑定,務必於施工時,請施工廠商會同鄰房所有人進行一次會勘,拍照並白紙黑字寫明房屋現況,萬一到時候施工單位翻臉不認帳,還有憑據可走法律途徑。



民眾也可在工程前申請土木技師公會、建築師技術公會等相關單位來做鄰房鑑定,他們派出的人員都是專業的土木技師、結構技師、建築師等專業人員,而且鄰房施工完成後,公會還會再來檢查一次,判定有哪些要修繕並提出建議方法,這筆費用可由鄰房所有的住戶支出,或者大家站同一陣線,要求建商或工程單位支付。



若是已發生鄰損情況,也可請土木技師公會、建築師技術公會來判定損害原因是否是鄰地施工造成,做為向當地縣市政府建管課申訴或未來走司法途徑的依據。



鄰損發生可打1999



曾有過類似經驗的網友也分享,「建商最怕停工,只要發生問題報請建管處來,建商通常都會盡量配合改善與修繕。」協商過程務必請建商或施工單位提出修補方案,並寫下承諾書以取得保障。 民眾若發現房屋受損與鄰近工地有關,可同時一邊與建商進行溝通協調,一邊撥打1999報請建管處派員前往處理。



鄰損情況只要達到危害居住安全之虞,建管處就會要求建商暫時停工,或是等到工程穩定後,協助處理災損房屋。建管處人員表示,7~8成的鄰損宅大多只是牆壁龜裂或房屋傾斜,經過適當修繕即可恢復。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社會住宅 LOGO徵稿競賽 優勝授獎2018/04/27發佈

為推廣社會住宅政策及強化民眾認同,內政部營建署特別辦理「社會住宅LOGO徵稿競賽」,總獎金高達20萬元。集結全台設計好手以「社會住宅」為設計主題,經資格審查、初審及複審的競賽過程,得獎名單終於揭曉,並於2018年4月20日舉辦頒獎典禮,由內政部葉部長俊榮及內政部營建署吳署長欣修親臨致詞與頒獎。



社會住宅LOGO徵稿競賽,12名優勝者獲授獎



▲社會住宅LOGO徵稿競賽,12名優勝者獲授獎



內政部葉部長俊榮表示,為解決當前國內住宅問題,政府推動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政策,計畫目標為8年內完成20萬只租不賣社會住宅,「社會住宅興辦計畫」也於2017年3月經行政院核定,將以興建12萬戶及包租代管民間空餘屋8萬戶來達成。本部營建署為了推廣社會住宅政策及強化民眾認同,特別辦理「社會住宅LOGO徵稿競賽」,投稿作品達1千7百餘件,可說是非常踴躍,期待藉由本活動建立社會住宅的正面形象,讓民眾更瞭解社會住宅政策及產生認同感。

 

內政部營建署吳署長欣修也表示,本次競賽投件數總共1,756件,評審委員們綜合主題意象契合性、創意度及整體造型等,共有11件作品脫穎而出。另外還從初選選出之30件作品中,進行網路人氣票選,選出網路人氣獎1名。本次競賽活動金獎得主,以益智遊戲中之七巧板為設計概念,每一塊顏色代表不同的族群,如同社會住宅,由不同族群所居住,彼此共享空間組成一個大家庭,是很有創意的設計。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此次競賽獎項為金獎1名(獎金10萬元)、銀獎1名、銅獎從缺、佳作9名(1名從缺),另尚有網路人氣獎1名,共計12名優勝者今獲頒獎。此次徵件作品當中,很多作品以房屋、愛心、雙手等元素設計,彰顯出社會住宅的服務內涵。該署希冀透過社會住宅,協助青年、老人、低收及中低收入戶等經濟或社會弱勢者居住。並且也期許各處社會住宅都能取得綠建築標章、無障礙住宅標章及智慧建築標章,及適當配置太陽光電、訂定住戶生活公約,讓所有社會住宅社區都能有秩序地運作;並強化社會住宅與當地社區之融合,讓社會住宅成為國人肯定的好宅,使住進去的民眾可以感到幸福與驕傲。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社會住宅LOGO得獎名單可至社會住宅LOGhttp://www.cpami.gov.twO徵稿競賽活動網站(https://goo.gl/HmxThk)、或內政部營建署網站(http://www.cpami.gov.tw)首頁右側「社會住宅專區─活動訊息」查詢。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台北市府 4/25舉辦公劃都更論壇2018/04/27發佈

面對國際競爭、極端氣候及人口老化議題,「都市更新」是調節都市機能至關重要之工具,北市於2000年起公告劃定更新地區已逾19年頭,雖已有少部分單元完成更新改建,實有必要因應現況情形及未來挑戰重新檢討公劃更新地區。



北市府4月25日舉辦公劃都更論壇,啟動台北都更新未來,歡迎各界踴躍參加



▲北市府4月25日舉辦公劃都更論壇,啟動台北都更新未來,歡迎各界踴躍參加



為此台北市政府於2018年度起重行檢討公劃更新地區,並配合各行政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啟動全市性盤點,於台北2050發展願景架構下整體考量劃定更新地區並透過時程獎勵及更新計畫協助引導推動都更及接軌都市計畫。市府將於4月25日上午九時假「台北威斯汀六福皇宮B3永福殿」(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133號B3)召開「2018年度台北市公劃都市更新地區暨更新計畫」都更論壇。

 

本次論壇擬邀請都市計畫專家學者、建築與不動產公會及相關執業人員共同出席,期望透過產官學各界代表交流實務經驗,使本次公劃更新地區暨更新計畫擬定更臻完善。本次論壇將係本府首次對外公開重行公劃之方式、範圍及地區計畫,歡迎各界踴躍報名,論壇報名網址:https://goo.gl/hyTGk7。直播網址:https://goo.gl/bC71D4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高雄努力 提昇土壤液化調查技術2018/04/27發佈

為提昇土壤液化調查技術,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於2018年4月19日邀請日本OYO公司來台介紹最新工程技術PDC( Piezo Drive Cone)土壤液化判定裝置,上午10點先進行PDC技術專題演講,下午2點於中央公園內現場實際操作PDC技術示範,並邀請中華民國大地工程技師公會、高雄市土木技師公會、高雄市結構技師公會、高雄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等國內專家學者進行意見交流及經驗分享。



提昇土壤液化調查技術 工務局舉辦日本新技術示範(圖:高雄市政府)



▲提昇土壤液化調查技術 工務局舉辦日本新技術示範(圖:高雄市政府)



工務局表示,日本於2011年3月11日發生規模9.0的地震,關東及東北地區均出現道路及房屋大量土壤液化,導致道路龜裂、管線人孔上浮、房屋傾倒等現象,也因此發展出各種土壤液化的防制及抑制對策,可作為國內土壤液化調查的參考。為精進高雄市中級土壤液化潛勢分析之成效,工務局除採用現場鑽探取樣試驗及電子錐貫入試驗外,特別由委辦廠商及OYO公司代表帶來日本最新型PDC土壤液化檢測儀,示範最新土壤檢測技術。

 

檢測儀利用小型錐頭直接貫入土層連續擷取貫入時激發之孔隙水壓力推測土壤性質,其優點具有輕量化、無須取得土樣、及試驗結果快速等優點,現場實際操作從架設儀器至取得高精度土壤液化潛勢分析的結果僅需4小時,對比傳統工法可節省至少1個禮拜的作業時間。

 

OYO公司表示,PDC具高機動性、快速及經濟等特性,因此對像愛河沿岸非均勻沖積層土層,具連續土層深度解析上的效益;且PDC現場試驗結果,可直接上傳雲端進行解析及即時回傳,對現場須立即研判地質改良成效的場合,可有效減少等待時間,對工程進度的掌控應有極大的助益。

 

工務局表示,高雄市目前執行「高雄市土壤液化潛勢分析第一期計畫」是透過蒐集過去工程建設、房屋建築的地質鑽探資料約15,000筆,並補充進行268孔深度達30公尺鑽探調查,以強化土壤液化潛勢評估工作,預計2018年4月完成。第二期計畫亦透過與第一期相同方法,預計補充265孔地質鑽探調查,來完善整個高雄市的中級液化潛勢圖資,預計2019年完成。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租金狂飆 包租公這樣做就對了!2018/04/27發佈

以前,房價貴,民眾抱怨房子買不起;現在,房租高,民眾竟然快要租不起。到底租屋市場發生什麼事?包租公現在該怎麼做,才能穩定收租呢……



上一次總統大選前,蔡英文高喊要達成「居住正義」,把調高不動產持有稅、大量興建社會住宅當成最主要的居住政策,以及解決高房價的解藥。新政府執政以後,稅金是調高了,但社會住宅卻蓋沒幾間,現在不僅房價仍然很貴,就連租金都漲到不像話。 



根據內政部統計的「租金指數」顥示,全台租金已經連續三十七個月上漲。今年一月的租金指數更已來到一〇一點三四,創下歷史新高。 



以前,民眾是抱怨房子「買不起」;現在,不只買不起,竟然也快「租不起」了。到底市場發生什麼事,導致租金一路水漲船高不回頭?



四大關鍵 房租狂飆 



關鍵一:房屋稅、地價稅雙漲,稅金轉嫁房租。雖然一八年全國各縣市房屋稅、地價稅普遍凍漲,但前幾波稅金調漲幅度過大,尤其是一六年許多縣市的地價稅平均大漲約三成、新房子的房屋稅大漲約五成,嚇到不少有房族。 



雖然房屋稅、地價稅大漲,政府美其名說是為了打擊「囤房族」(名下擁有四戶以上房屋的人),讓囤房族覺得養房成本太高,就會把房子賣掉來減輕負擔,房價就會跌價。但沒想到,不僅房價沒跌多少,囤房族更不減反增,一六年底竟暴增約四千人,囤房族總人數衝高至約七點七萬人。 



原因就出在許多囤房族本身是包租公、包租婆,他們都把「稅金轉嫁到房租上」了,政府加稅等於加在房客身上,囤房族不會受影響。再者,不管是不是囤房族,天底下沒有房東會賠錢租房子;只要稅金一漲,房東就調漲租金,維持既有的租金水準。 



舉例來說,原本一間三十坪的房子,月租二萬元,當一年持有稅稅金增加一萬元後,房東把房子月租金漲到二萬一千元,一年下來扣掉增加的稅金,房租收入還多更多。 




全台不動產稅負大漲,尤其北市漲幅甚大,房東多把稅金轉嫁到租金。

關鍵二:「以租代買」風潮盛行,租賃需求居高不下。如果租屋市場供過於求,那房東要漲租金可不容易,政府加的稅金也難以轉嫁,但問題就出在近年來以租代買的風潮盛行,有的人是因為房價高買不起、有的人是想等房價跌更多才買、有的人則是不爽買,所以都只能暫時租房子。 



因為租房子的變多,租房市場超級火紅;租屋需求增加,很多房東都有種共同的感覺:「房子變得更好租掉」,調漲租金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房客喊價的空間越來越少。 




房價仍偏高,以租代買的年青人越來越多,強勁的租賃需求推高租金水準。(示意圖)

現在台北市中心的獨立套房,月租金隨便也要一萬元,租屋網上時常可以看到老、髒、貴、小的套、雅房都租得掉,這種狀況也已成為媒體爭相報導的新聞。



跟進調漲 租金上揚 



關鍵三:租金補貼成為推高租金的小幫手。政府也知道房租高漲,租屋族負擔沉重,所以推出「租金補貼」方案,且有不少縣市政府還加碼補助。 



雖然政府補貼租金是好意,但卻無形中成為推高房租的助力。由於政府按月給予租屋族定額補貼,租屋族的租金給付能力提高,就能承租更高租金的房子;房客對於高租金承受能力增加,房東就會傾向調漲租金。 



舉例來說,宋江在梁山每月花一萬元租房子,但房東今年房租漲到一萬二,宋江原本無力負擔,但因獲政府每月補貼三千六百元,宋江不僅能繼續租原本房子,甚至還能把租屋預算提高,去租更好的物件。 



另一個因素,是房客若申請租屋補貼,房東租屋所得需繳納所得稅,要付的稅金增加,也會促使房東漲租金。不過,因每個縣市租金補貼不過數千戶,所以推升租金的狀況較沒前二個因素那麼普遍,只能算是造成租金高漲的次要因素。 



關鍵四:租屋市場出現「跟漲效應」。早年房東在租屋時,通常是「以前租多少,現在就租多少」,但因近幾年來租金明顯上揚,有些房東看到同社區的房子租得比自己貴,卻還是很快就租掉,最後受不了誘惑而跟著調漲租金。 



舉例來說,張三的套房原月租一萬,今年隔壁李四同坪數套房以一萬三出租,同樓層王五的套房以一萬四出租;張三的套房今年重新招租,很難抗拒誘惑仍只租一萬,跟進調漲二、三千租金的機率就增加了。




租屋市場出跟漲效應,不少民眾感受到現在房租「亂漲一通」。

三要三不要 收租沒煩惱 



雖然租賃市場火熱,房租持續走揚,但若想買房收租,最好要掌握「三要三不要」的原則。 



什麼是「三要」?就是要穩定、要在市區、要買附加價值的房子。 



所謂要穩定,是指房東出租時應把「穩定收租」當成最高守則(店面除外),如果遇到一組收入正常、按時繳租、生活習慣良好的租客,租金就沒必要跟進調漲。因為一旦調漲,原本租客可能不再續約,而新租約雖然每月租金高了一、二千,但人好壞卻無從預料。 



如果貪圖高額月租金而不斷漲租,房屋空置期會增加,房客來來去去更難掌握,如果遇到髒亂、或是不按時繳租的房客,其實房東賺不了更多,反而要花費更多心力,實在得不償失。 



另一種穩定,則是指穩定的社區管理品質。很多包租公手上有十幾間房子,平常很難顧到每一間的狀況,所以要買在管理品質好的社區,而且跟管理員打好交情;如果房客行為怪異、在社區風評不好,就能透過管理員私下得知訊息,更能掌握出租現況。 



第二要是要在市區。市區的房子雖然比較貴、投報率較低,但卻是進可攻、退可守最好的選擇。 



因為市區房屋租賃需求高,只要房租合理,就不怕租不出去;容易出租就代表空置期會比較短,空置期短則租金收入高。出租屋位在市區還有許多好處,一來是房子保值性高,若房東有資金缺口、或是房子不再租人,房子也能賣個好價錢;二來是萬一變凶宅,願意接手的人也較多,不像郊區的凶宅乏人問津。 



第三是要買附加價值的房子,例如附家具、附裝潢、或附租約的房子。一般來說,有附家具的房子,每個月租金都會比空屋至少高出二、三千以上,所以買附裝潢和家具的房子,會比毛胚屋、或者空屋來得好。



押錯籌碼 口袋空空 



三不要:不要大坪數和豪宅、籌碼不要集中、不要違法。 



不要大坪數和豪宅有二大理由,第一個理由是租金總價高,能租得起這種房子的人少,而且往往要委託仲介招租、找尋房客。客源少的話,空置期容易拉長,而委託房仲招租,通常要付一個月租金作為報酬,收益就會減少。 



第二個理由,是因為台灣豪宅投報率長年偏低,年投報大約只有一%,但一般房型投報率多在二%到三%不等,豪宅收益慘不忍睹。台灣豪宅投資的契機在於房市多頭時漲幅大、增值空間高,但若在空頭或租賃市場,豪宅並非好的投資物件。 




台灣豪宅出租投報率偏低,拿來租人並不划算。(示意圖)

另一種不要,則是籌碼不要太集中,把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例如「全押寶小宅」,雖然小坪數投報率好、容易出租,但會租小坪數的人往往是單身、情侶、頂客族;這類族群並不是不好,而是「穩定性」較不足,比一般正常家庭更容易發生自殺、或者他殺等意外,所以有的建商在規劃小宅建案時,不會配置瓦斯爐與管線。 



又例如「全買在同一個社區」,有些房東會圖個管理方便,在同一個社區買好幾間房子出租,但如果不幸發生火災、或是地震倒塌,那就「火燒罟寮全無望」了。所以,買房出租要注意一下房型與區段配置,採取分散風險的方式比較妥當。



賺錢別違法 捉到賠更大 



第三種不要,是不要違法,例如違建隔間出租,或是貪圖高額租金作日租套房。或許日租套房和違建隔間出租能賺到更多錢,但這是「走在鋼索上賺錢」,一旦發生意外或是被政府查到不法情事,那賺的恐怕不夠賠,不能等閒視之。 



總而言之,縱使現在租屋市場火熱,但當包租公最好不要太過短視近利,在追求高租金、高投報之餘,還是要注意一下可能面臨的風險,出租事業才能做得長遠。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先別管景氣了 你聽過建商瘋了嗎?2018/04/27發佈

房市景氣究竟落底了沒?這個問題大家見解不一、看法分歧,但勇敢的高雄建商用行動來證明「房地產前景好的很」!



土地太漂亮 標出新天價



高雄市政府地政局從去年標售土地以來,就頻頻創造出新「地王」,去年永信建設得標前鎮區一筆土地,就創下75期重劃區住宅用地新高價。隔沒多久,地政局三月舉行今年第一季土地標售會,再次出現嚇死人的天價紀錄。



這次天價由京城建設所創下,京城標得中都重劃區濕地公園第一排土地,該筆土地正對濕地公園與美都公園,二面被公園環抱,面積約954坪,標售底價近7.89億。結果京城建設投標金額高達約12.95億,溢價率逾六成多,換算每坪土地單價約132萬,是中都重劃區土地單價最貴的紀錄。



事實上,從去年地政局舉辦土地標售會至今,許多建商私下都坦言「價格變貴了」;倒不是地政局標售底價變貴,而是同行投標的金額越出越高。有建商甚至以「起肖」來形容瘋狂搶標的狀況,因為房價還未反彈,但土地價格卻高得不像話,好像投標的人都深怕搶不到土地一樣。



市場健康 信心升溫



京城建設發言人周敬恆表示,主要是看好鐵路地下化後,能夠縫合中都重劃區與美術館園區二個區塊,對於整體城市發展頗為有利,再加上該筆土地面雙公園,所以才會出高價搶標。另外,今年以來,京城旗下建案還是有維持一定的去化速度,雖然稱不上熱銷,但比去年已經好太多了,因而持續拓展、儲備未來的案源。



該筆土地得標價如此之高,未來是否會規劃為豪宅?周敬恆指出,目前只確定會規劃為「景觀宅」,至於會不會打造成豪宅,這部份還未決定,要視未來市場變化才會定調。



感受到市場回溫的除了京城外,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張永義也認為今年高雄房市會比去年更好;張永義強調,高雄目前待售的新建案僅約一萬戶左右,供給未失控,且需求、去化穩定,整體市場相當健康,所以對房市落底反彈頗具信心!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24022404最後頁
共24570筆/共2457頁
聯絡資訊
地址:屏東縣潮州鎮
電話:0967391363李小姐
0967391363李小姐客服電話
網站QR Code
http://www.好厝緣房屋網.tw-Web-QR-Code
Line QR Code
http://www.好厝緣房屋網.tw-Line-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361,230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潮州透天,屏東潮州透天,屏東透天-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